环境税能否破解污染难题?
广东省家禽业协会会长陈迎丰,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副会长姚辉德,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秘书长谢水华受邀出席活动。
肇庆市皓德农业合作社的谭少聪介绍,受灾早稻面积近200亩,已插秧一段时间。三是适施肥料,退水后待叶片恢复生理机能后要及时追肥,以速效氮肥为主,并配合施用磷钾肥。
高要区农机合作社迅速启动农机应急救灾响应,出动7支农机应急服务队,共安排应急工作人员68人,调配约90台水泵到受浸农田开展抽水作业,最大限度减少自然灾害对水稻的影响。秧苗浸水不可怕,可怕的是浸水时间超过3天以上,如果未来几天不再降雨,理想状态下,可以恢复一些,如果继续下雨,就没办法补救了。如果想要改种蔬菜,需要利用空挡时间提前育好苗,退水后及时翻耕晾晒土壤,使用多菌灵、百菌清、二氧化氯、敌磺钠等消毒杀菌产品处理后整地,并开深沟渠让排水顺畅,提早防御‘龙舟水。动员全省农机服务组织发挥一方有难、八方支援精神,组织应急作业服务队跨区支援。韶关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派出技术人员到乐昌、仁化、翁源、曲江等地,开展水稻、油菜、花生、香芋、花卉等受灾作物的田间技术指导工作。
受其影响,北江等多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,山洪和地质灾害多发。何水养无奈的表示,目前打算先把田内水排出,等雨季彻底过去再想其他办法。这是片被弃耕的农田,为向政府表示抗议,几乎全部村民都拒绝开展春耕。
根据1992年的《预征协议》,三家村的预征土地中含约900亩耕地和99.4亩山林地,珠海市政府要在审批权限内完成对该片土地的征地审批,至少需要分十多次。永利工业区的小路上,偶尔几辆货车呼啸而过,搅得黄沙翻卷而起。永利工业区内,被荒草包围的大楼 村民或将获得2亿多元补偿款 政府违法与否,不是村民所真正关心的问题,他们只希望在对这些问题的追问中,尽可能地增加谈判筹码,从而获得更多的补偿。转型失败,效益落空,村民的致富梦也落空,从此走上和政府纠缠的维权道路。
其三是村民提出最多分三年付清补偿款,不接受分五年付清的方案。杨轶群表示,这类蚂蚁搬家式的审批,属政府为规避审批级别限制实施的违法行为,这在当时是常见的手段。
【记者】邓宝盈 段凤桂 【来源】南方农村报 (全国律师协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委员、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律师袁裕来对本文亦有贡献) 编辑肖婉琦。园区深处的一片废弃厂区里,约有10栋大楼,楼体发黑,楼内的大型机器上满是锈迹。经济特区范围内的耕地一千亩以下,其他土地二千亩以下,由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批准。第一份是前述1992年签署的《预征协议》,第二份是《永利工业区镇村利益共享协议书》(下称《利益共享协议》),2003年前后在村民代表会议上通过。
2008年,珠海市对斗门的镇级工业区进行优化调整,经营缺乏活力、有碍于水资源保护的永利工业区被撤销。我们一直收的都是租金,我们开的收据也是租金。秦勇表示,若政府确属违法批地,征地批复应属无效,争议土地从集体所有转为国有也应属无效,该片土地应恢复为集体所有,返还给三家村。按照政府此前与村民签订的最初的一份协议,在永利工业区范围内,凡是无偿提供土地的村,在所在地企业产生效益当年,可以在税收留地方部分返还款中,享受与镇政府五五分成的优惠政策,享受时间为50年。
广东金唐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学堂、北京市华一律师事务所律师秦勇、北京市才良律师事务所律师杨轶群均认为,当地政府若确实采取的是化整为零、分散审批的做法,则属违法。按照1988年修正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》第二十六条规定,一个建设项目需要使用的土地,应当根据总体设计一次申请批准,不得化整为零。
记者多次就各地块的土地面积、类别、批地时间等问题,向珠海市自然资源局斗门分局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咨询,其仅回复称争议地块在1997年同一年内分块完成批地,对其他问题未予回复。村民在会上提出了三点反对意见,其一是反对扣除补偿金的做法。
土地预征在1995年被明令禁止。签署该协议的郭卫强也承认,该份协议没有过会,是其在时任村支书的授意下去签署的。土地征收合法性问题、村民权益补偿方案合理合法性问题,被一一摆上台面,双方展开了长达十余年的拉锯战。截至2024年4月21日,天眼查的平台资料显示,工业区内的企业有31家,登记状态一栏显示,其中1家在业,20家存续,8家注销,2家吊销。2003年,珠海市作出工业西进、城市西拓战略部署,大力实施园区带动战略,建立镇村两级联动机制,从而调动镇村两级积极性,进一步加快工业化进程。与工业区的未兴而衰相伴随的,是其预估效益的落空。
最早将这片土地和三家村村民的命运捆绑到一起的,是一次土地预征。永利工业区内的废弃厂区和闲置新楼。
其二是依据《利益共享协议》返还50亩留用地不合理,其指出无论是征收还是租用,《利益共享协议》所约定的使用面积是路北约500亩的土地,按照10%的留用地比例返还,但如今明确的征收土地近千亩,应当按照实际面积计算留用地面积。土地已征收但未动工期间,镇政府以每亩300元租金支付给村,直至产生税收为止。
据报道,直至2008年关停前,永利工业区共引进了37个项目,2010年,园区内有十多家企业在生产和招工。会上,政府工作人员提出,将按照当下的征地补偿标准对村民进行补偿,但需扣除之前政府所支付的补偿金,返还村工业留用地50亩,另由于政府财政支出能力有限,将从2025年开始分五年付清,每年支付两成。
如今的永利工业区一副颓然模样。《关于预征土地问题的通知》(穗府〔1992〕91号)(下称《通知》)中指出,土地预征的意义,是可以有效地把土地控制在政府手中,保证规划的实施,又可以调控土地供求关系,使政府获得较多的土地收益。三家村村民等候了十多年的曙光,或将真正到来。同时《通知》也指出,预征不是批准征收,建设需要用地时,仍按法定程序批准后,方可使用土地。
工业区撤销后,村民一朝梦碎,村里工业农业两头落空。据悉,永利工业区涉及的土地1916.8亩,其中三家村1048.54多亩,新埠村637.66多亩(后新埠村与谦益村合并为新益村),大胜村230.6亩。
《用地补偿费支付办法的补充协议》上指出,该协议是对于《预征协议》的补充 记者走访了6名当年的村民代表,其均表示,没见过这份(补充)协议。镇政府办公室负责人、三家村问题解决专班成员之一的乔姓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,《补充协议》的签署,意味着三家村的1000多亩土地已经被政府征收了。
分期建设的项目,应当分期征地,不得先征待用。永利工业区 短命的工业区 永利工业区如今一番颓然景象。
另外,《国务院关于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权限的通知》(国发〔1989〕49号)也明确指出,对一次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不得‘化整为零,变相扩大批准权限。今夏,这片农田或将颗粒无收。然而,镇政府却用这份村民不知情、没过会、甚至有可能不合法的《补充协议》,推翻了村民知情、已过会的《利益共享协议》。而镇政府坚称,该片土地已被征收,主要依据是一份一度消失了近二十年的协议。
村民抗议的是永利工业区的土地征收补偿未得落实的问题。21年前,工业化的一阵风从莲洲镇吹过,工业化转型失败的遗产,是未盛而衰的永利工业区,和它留给三家村村民以及历届政府的一地鸡毛。
另外他指出,本案的纠纷本质上是土地价值的下降导致的,无序的过度建设,强行制造了严重超出市场需求的工业区,工业园区建好后无法回笼资金,地方政府也就无法兑现给村民的承诺,最终导致纠纷出现。其余两个村的问题分别于2012年和2019年解决,均以当年的征地补偿标准确定征地补偿款。
他们认为,《补充协议》是政府对三家村1000多亩土地征地合法性和程序正当性的依据。在这一背景下,斗门辖区内每个镇均配置了一个工业区,其中位于莲洲镇的便是永利工业区。